给孩子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你愿意吗?

当孩子运动得满头大汗,伴随着体温上升,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一方面加快的血液循环能帮助身体把更多的养分输送到孩子脑部,孩子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也受益,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儿童身体发育成长。
谈起“情绪管理”这个话题,伯格曼的会员妈妈们总有说不尽的话,其中有一位妈妈的话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即使遇到再难的事儿,再控制不住的情绪,我也不会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雅”的公主或王子,礼貌而有教养,我们不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好的一面,毕竟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呈现的是什么样子,孩子接收到就是什么样。
但爸爸妈妈们即使做到了自我的情绪管理,孩子们却无法完美复制。

控制和管理情绪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调节过程,也是他们迈向独立的必经之路。



例如进入幼儿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脱离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老师,没有情绪波动顺利入学的孩子少之又少,大多会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一类表现外放的孩子,可能会情绪突然爆发,并且大吵大叫,甚至会做出暴力的举动,破坏力巨大;另一类表现内敛的孩子,则容易紧张,没有安全感,以哭泣的方式来宣泄情绪。

站在成人的立场可能会无法理解,周围环境中并没有能够伤害到孩子的事物存在。

孩子这样“激烈”的情绪反应到底是从何而来?

给孩子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你愿意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反映在情绪上,当人们“趋向于有利的境地”时,人们容易产生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比如获得美好的食物,舒适的住处等。

而当人们“回避不利的境地”时,更容易产生消极的、不良的坏情绪,比如危险、饥饿,都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痛苦。

情绪是进化的产物,而不同的人“进化”的程度也不同。孩子一出生就有了喜怒悲恐等基本情绪,只是他们不具有表达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不同经历中就会自然流露出这些情绪,这是一种本能行为
 
给孩子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你愿意吗?

而在长期的进化衍变中,人类通过各种方式将“原始行为”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并把坏情绪合理发泄、纾解出来。

其中运动的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幼儿阶段,运动的好处则更为突出。

当孩子运动得满头大汗,伴随着体温上升,加快了身体的血液循环,一方面加快的血液循环能帮助身体把更多的养分输送到孩子脑部,孩子大脑的前额叶皮质也受益,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儿童身体发育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管理人的情感调控,帮助孩子未来习惯理性思考。
 
给孩子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你愿意吗?

发起脾气就破坏力巨大的孩子,内心仿佛充盈着一股“洪荒之力”,英文里有个词组“let off the steam”非常形象的形容了这种状况。

火山就要爆发,是让它积蓄力量达到最大的破坏值还是时不时的让它出口气,慢慢的使之平静来的好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规律的运动就像是那个出气的阀口,不断的释放,防止累积过量导致的不可收拾的地步。

给孩子找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你愿意吗?

与此同时孩子运动或玩耍过程中的运动,会让大脑释放出更多的多巴胺。

多巴胺常被人称为“快乐素”,给孩子带来愉悦的心情,这对于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来说同样重要。

运动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尽在掌握的安全感。

“这个动作我可以完成,我能做到!”

通过自己控制身体,一点点拓宽身体的边界,能从高的地方跳下来、能自己翻越障碍、能掌握平衡骑上自行车……原来自己能做这么多事。

心理研究表明:这类直接而强烈的成功体验,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会极大地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最直观的增强自信心的方式之一。这种自信的力量是会横向发展的,它从孩子擅长的领域扩展到其他方面,从而建立更广泛的自信。



国外对幼儿“动起来”的重视

瑞典孩子平均每天有6小时的室外活动,即使下雨下雪的天气也不例外,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每天有几个小时户外探险活动是常态。

芬兰孩子每天要运动至少2小时,78%的父母认为,即使零下1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孩子仍旧可以穿得厚实在雪地中打滚;炎热无比的夏天依然如此,孩子同样可以戴着帽子和墨镜在沙地上玩耍。

荷兰孩子每天的重要活动是骑车,他们平均从4岁起就骑车,个别孩子从2、3岁就开始学习,大部分荷兰孩子每天骑车上学。

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芬兰、荷兰位居全球最幸福儿童排名前5名内,其中荷兰还排位全球最幸福儿童第一名。

运动得多性格好,孩子的幸福指数也更高。

在国内,教育部对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时间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确保每天坚持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孩子游戏和玩耍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让他们把负面情绪发泄完了,留下耐心、专注和友好,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划重点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对不良的情绪都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并且一些有心理缺陷的孩子还可以通过运动方法来治疗。

暴躁、易怒
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让他做一些需要耐心的运动,比如下棋、打拳、慢跑、射击等,可以很好地抑制孩子的冲动,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虚荣、骄傲
有些孩子自信心很强,甚至有些骄傲,也喜欢争强好胜,就可以为他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运动,比如长跑、打球,并在孩子取得成功时提醒他不要骄傲。

紧张、焦虑
孩子可能会因为频繁地转学、搬家而产生焦虑,这时除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安慰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做荡秋千、放风筝、双手接球等运动,让孩子摆脱焦虑的情绪。

沮丧,不自信
容易沮丧的孩子,大多韧性和自信心都不强,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担心失败并在之后不断自我否定,时间一长就有了习惯性的消极认识。所以,给他们选择的运动要简单一些,比如跳马、跳绳、跑步等。

所谓对症下药,选择运动项目也同样如此,“体育教育”不仅仅落实在体育中,教育作用更为重要。

孩子的人生是什么样,在很大程度上都和师长的教育和引导有关系,正确的教育理念,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温暖的健全性格,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也会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