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的角度赋予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而父母,是否真的懂得家庭教育。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80后、90后的新一代父母,理论上应该比老一辈更会教育孩子,不溺爱、不放纵,完美地掌握好“分寸”,让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最杰出的那一个。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即使父母们时刻提醒自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保护圈”依然在一步步地缩小,直至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

过度的保护
4岁多的孩子,出行还需要家人用推车代步,拒绝一切“激烈”运动;担心他吃东西咽不下,仍然还在吃辅食,也不会自己吃;时刻“关注”,随时掌握孩子动态;不让孩子去外面玩耍,担心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这样的保护,怎么能称之为保护呢!?

01、拒绝剧烈运动,真的能让孩子安全吗?

禁止孩子剧烈运动,这样的过度保护,除了降低孩子的学习效率,消灭孩子的学习动力,真的能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安全么?

有一位妈妈为自己感冒的孩子向老师请假,交谈的过程中,发现班里的孩子请假的不在少数,原本以为是感冒多发季的因素,探问后才知晓并非如此,跑个步,脚扭了;碰一下,肩膀脱臼了;摔一跤,小腿骨折了……
“现在的孩子,太容易受伤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年我们磕磕碰碰,很少见到受严重的伤,擦伤就经常有!现在的孩子怎么摔一下就骨折?

直至她遇到一位体育大学运动人体专业毕业,现已成为一名中学体育老师的老同学,老师这样回答:

现在的孩子,从小缺乏锻炼,也就失去了学习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根本不知道自己运动的安全界限在哪里,也不知道运动的时候采用那些姿势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即使在上课的过程中把安全动作和注意事项讲给孩子们听了,但说的次数再多,也比不上孩子们自己实践1次。问题是,家长会允许自己的孩子从小实践吗?

学校、家长都怕孩子受伤,体育老师同样也有这样的担忧,出现意外的状况,家长要来追责,老师和学校就难辞其咎了!这样一来,体育课也就只能静静地做些低强度的运动了!



过度保护,导致缺少运动→缺少运动,导致容易受伤→容易受伤,导致家长更加焦虑→家长焦虑,就会忍不住对孩子施加更多所谓的保护,再加上学业压力,孩子能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往复不息。
这是一个循环的怪圈,要脱离这样的怪圈,只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观念,认识到孩子从小开始运动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容易受伤,除了不懂运动技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骨骼密度也已经比不上从前的孩子了。
如何提供合理的运动保护?

其实提供合理的保护并不能,可以让孩子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必须戴上头盔;可以让孩子在打球、踢球时戴好相应的护具;可以让孩子做大强度运动时,有专业老师保护。
红十字救护培训与考核
今年,伯格曼在虹口校区开展了红十字救护培训与专项考核,且全员成功取得了“急救证”。鼓励运动,科学运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是伯格曼不变的初心。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02、一切被包办代替,不要剥夺孩子的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一切拿成绩说话,孩子的未来取决于成绩的好坏。”于是生活中除了学习,其余的都被视为阻碍,剔除出孩子的生活,一切被包办,该生活自理的事(上小学后吃饭、穿衣、收拾学习用品等)都由家长替孩子完成。

父母们也很困惑,“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的成长却不尽如人意。”家长们陷入了对孩子“过分保护”的泥沼里不能自拔。
问:一个很小的例子,父母帮孩子绑鞋带,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来呢?
答:孩子长大了,他自己就能学会。

确实,孩子总有一天会自己绑鞋带,但这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因为他在另外一个环境里,这样的环境给了他一定的压力,他不得不去学会这项技能,否则他可能就融入不到这个集体或者这个环境中,比如说在幼儿园里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然后在这种可能会产生压力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他开始了学习。

学会了还好,如果学不会的话,可能问题会更大,排斥同学的接近、厌学、甚至性格偏激等等,而导火索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儿。

孩子的能力都是要从最简单的最基础的去开始培养的,人类最强的能力就是学习,并不是成绩而是学会一切的生活技能。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同样还是绑鞋带,有些家长可能并不是不想让孩子自己做,只是“没时间,太麻烦”。

出门很着急,没有多余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完成,然后父母代劳,这没关系吧;4岁左右,差不多要学习用筷子吃饭了,可是孩子总是弄得一团乱还要家长来收拾,太麻烦了,还是自己来喂吧;5岁左右,差不多开始学写字了,孩子连笔都拿不稳,这个时候还会没关系吗?
《开学第一课》中,老师们集体强调,要提早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样的能力如何培养,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都需要生活中去慢慢累积、铺垫,不要剥夺孩子的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03、不会交流的孩子,未来更容易无措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生活的经验值是0。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后,就会留下既定印象——“我每次发生这样的情况,都会有妈妈帮我解决”。理所当然,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时候,孩子没有自我解决的能力,就会无措害怕。
其实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幼儿交朋友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发展的。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孩子交往的过程也是慢慢探索的过程。从婴儿时期的探索周围,到3-5岁发展自我概念的时期,到5岁左右,孩子们开始在一起玩,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会一起合作,为完成这个目标共同参与游戏。
孩子们遵守游戏规则,并且享受有规则的游戏带来的乐趣。这个过程他们学会照顾别人的情绪,懂得恰当的礼貌,游戏中孩子们的社交技能飞跃发展。

比如孩子们在伯格曼参加的表演课,围绕一个主题,分角色,分情节,想象着把一个故事演下去。没有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不会假装,不会使用道具,不会想象,不能理解社会规则,也不太懂人际交往里的情绪。

04、不打扰的陪伴,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保护

观察身边优秀的孩子,不难发现一些共通点:除了学习成绩优异之外,在体育、艺术、社会活动中同样表现得可圈可点。让人不禁好奇,这样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和教育出来的呢?
原来这些孩子从小做事就比较专心(玩一个玩具或者看一本书),父母从来不打断,让他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专注一件事情。无论在兴趣培养还是课业学习中,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他们的身后观察着,如果发现倾斜,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提醒,最终还是由孩子自己来掌握。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人的大脑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部分全神贯注、高度兴奋,其他的部分就全部放松、高度抑制。处于高度兴奋的一部分,各种营养成分的供应都很充足时,就显得特别灵敏,就特别能理解和记忆。
过度包办、控制、指责,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功能,越是“被培养”的孩子,他的个性和能力发展就越是容易受到限制。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
因此,让孩子养成专心致志学习和做事的好习惯,实际上是交给他们一个成功的法宝。

05、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逆商

这个世界本就是光明与黑暗共存的,父母想保护孩子,眼中只有光明,但这只是掩耳盗铃,黑暗依然存在,他们终究会有长大的一天,过度保护只会让他们在见到黑暗的那天,变得无所适从、无法应对。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多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当我们遭遇各种困境、失败和挫折时,逆商(AQ)的高低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体育锻炼来培养孩子的毅力以及对抗难关的体力。

勇士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前行的。

【惊醒】这些行动……不知不觉已经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吗!?

而过度保护下的孩子,却成了轻易放弃生命的巨婴。作业无法完成选择轻生;在考试中被发现作弊选择轻生;这样的自杀事件反复发生,明眼人都知道,事件的起因其实是孩子自己的错误。
一帆风顺的人生,经不起一个浪花的拍打,哪有不犯错的人生呢,父母要做的只是引路人,该走的路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

于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明智的家长懂得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不居高临下而是站在孩子身旁,指引、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